星潮纪娱
一手星闻·秒变圈内人星潮纪娱
一手星闻·秒变圈内人从默默无闻的“剧抛脸”到金鸡奖影帝,从温润公子到颠覆性角色,朱一龙的演艺之路像一场漫长的修行。他用十年时间证明:真正的演员,不需要喧嚣,只需用角色让观众记住自己的名字。
2006年,18岁的朱一龙考入北京电影学院,成为“北电三剑客”之一。尽管外形出众,他却自认“天赋普通”,在同学接广告、演主角时,他选择扎进学校排练室,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表情和台词。
毕业后,他签约小公司,辗转于低成本剧集,演过毛猴、刺客、军阀少爷等边缘角色。面对质疑,他说:“没有小角色,只有小演员。”正是这段经历,让他学会在有限戏份中挖掘人物厚度。
2018年,《镇魂》爆火,朱一龙凭借“沈巍”一角一夜成名。剧中,他一人分饰三角,仅靠眼神切换身份:温润教授抬眼时暗藏凌厉,黑袍使垂眸时悲悯如神。观众惊叹:“他的眼睛会讲故事!”
然而,他拒绝“流量”标签,转身扎进剧组。为演活《人生大事》中的殡葬师莫三妹,他剃寸头、学方言,在殡仪馆体验生活数月;《消失的她》中,他颠覆形象诠释疯批丈夫何非,一个抽搐的嘴角、一根暴起的青筋,让观众脊背发凉。他说:“演员要敢‘毁掉’自己。”
2022年,朱一龙凭《人生大事》斩获金鸡奖最佳男主角。领奖台上,他哽咽道:“这条路我走了12年。”荣誉背后,是他近乎偏执的较真:拍《叛逆者》咳血戏,他连续三天空腹演出真实虚弱感;为《河边的错误》增重20斤,又在杀青后暴瘦回归。
面对爆红,他坚持“隐身”:不参加综艺捞金,不炒作私生活。导演李玉评价他:“像水一样,能装进任何容器。”
镜头外的朱一龙,始终保持着“慢半拍”的纯粹。他默默资助贫困学生,疫情期间捐款百万却从不宣传;在山区拍戏时,主动帮村民收玉米、修屋顶。粉丝说:“他教会我们,温柔比锋芒更有力量。”
朱一龙的成长,像一部现实版“大男主剧本”:没有捷径,唯有热爱与坚持。从“眼技派”到“演技派”,从流量到实力,他始终在打破边界。正如他所言:“演员的生命力,藏在下一个角色里。”而属于他的故事,远未到终章。